置身事外的成语故事


置身事外

拼音zhì shēn shì wài

基本解释置:安放。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形容对事情漠不关心。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2回:“你我且置身事外,袖手旁观。”


暂未找到成语置身事外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置身事外)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正本溯源 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序》:“孔子既不得位,不能垂诸制度礼乐,是以为之正本溯源。”
不过尔尔 清 沈复《浮生六记 浪游记快》:“其红门局之梅花,姑姑庙之铁树,不过尔尔。”
不二法门 《维摩诘经 入不二法门品》:“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扫地出门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84回:“有七八年的,也有三四年的,也有昨年的,也还有几次利息还过的。要是清白扫地出门,总得两千两。”
易子而教
裾马襟牛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纵横开合 柯灵《向拓荒者致敬》:“这些文学的核心是迫切的现实感,而笔锋所至,纵横开合,娓娓而谈,从历史掌故……直至民间说唱与绘画。”
歇斯底里 茅盾《严霜下的梦》:“我听见女子的歇斯底里的喊叫,我仿佛看见许多狼,张开了锯样的尖嘴,在撕碎美丽的身体。”
防患于未然 《周易 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乐府诗集 君子行》:“君子防未然。”
大惑不解 庄周《庄子 天地》:“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