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止不辱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
出处汉·荀悦《汉纪·宣帝纪》:“太傅疏广谓少傅受曰:‘吾闻知止不辱,知足不殆,功成名遂而身退,天之道也。”
例子《元史·察罕传》:“尝以病请告……顾李孟曰:‘知止不辱,今见其人,’”
基础信息
拼音zhī zhǐ bù rǔ
注音ㄓ ㄓˇ ㄅㄨˋ ㄖㄨˇ
感情知止不辱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劝人行事不要过分。
近义词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归心如箭(意思解释)
- 惨不忍睹(意思解释)
- 夸大其词(意思解释)
- 着手回春(意思解释)
- 逸游自恣(意思解释)
- 天涯海角(意思解释)
- 夜深人静(意思解释)
- 笃近举远(意思解释)
- 白日见鬼(意思解释)
- 功成名就(意思解释)
- 出头露面(意思解释)
- 倒悬之危(意思解释)
- 到此为止(意思解释)
- 海底捞月(意思解释)
- 尘外孤标(意思解释)
- 骨肉之亲(意思解释)
- 粗服乱头(意思解释)
- 气吞牛斗(意思解释)
- 欺善怕恶(意思解释)
- 文山会海(意思解释)
- 讨价还价(意思解释)
-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意思解释)
- 风声鹤唳(意思解释)
- 唇枪舌剑(意思解释)
- 古里古怪(意思解释)
- 凡夫俗子(意思解释)
- 平地一声雷(意思解释)
- 足不出门(意思解释)
※ 知止不辱的意思解释、知止不辱是什么意思由野途办公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混淆是非 | 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比喻故意制造混乱;使是非不清。 |
李代桃僵 | 僵:枯死。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
天王老子 | 比喻至尊至贵、最有权威的人。 |
烽火连年 |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 |
瓮中之鳖 | 比喻已在掌握之中;逃跑不了的东西。瓮:大坛子;鳖:甲鱼。 |
敌众我寡 | 敌方人数多;我方人数少。多形容双方对峙;众寡悬殊。 |
臭名远扬 | 名:名声;臭名:坏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也作“丑声远播”。 |
白日见鬼 | 大白天见到鬼。原比喻官府里清闲、冷落。现多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 |
简明扼要 | 扼要:抓住要点。简单明了;抓住要点。 |
空口无凭 | 凭:凭证。只是嘴说;没有凭证。指不足为据。 |
唯物主义 | 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 |
生死有命 | 生死;生存和死亡。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的。指事势所至、人力不可挽回。 |
酒后茶余 | 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 |
祖传秘方 | 指祖先遗传下来的秘密配方。 |
妻儿老少 | 见“妻儿老小”。 |
孝子贤孙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泛指有孝行的子孙。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内容充实。 |
三十三天 |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定国安邦 |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
分工合作 | 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
心上心下 | 形容心神不安。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当头棒喝 |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离本趣末 | 趣:通“趋”,趋向。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
一览无余 | 览: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可有可无 |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指无关紧要或不很重要。 |
浅见薄识 | 浅见:肤浅的见解。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