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祭

词语解释
丁祭[ dīng jì ]
⒈ 旧时于每年阴历二月、八月第一个丁日祭祀孔子,称丁祭。隋唐日制不一。隋文帝时一年有四祭,唐武德年间改用中丁日祭祀,唐开元年后专用春、秋二仲的上丁日举行祭祀。
引证解释
⒈ 旧时于每年阴历二月、八月第一个丁日祭祀孔子,称丁祭。 隋 唐 日制不一。 隋文帝 时一年有四祭, 唐 武德 年间改用中丁日祭祀, 唐 开元 年后专用春、秋二仲的上丁日举行祭祀。
引明 郑仲夔 《耳新·令德》:“萧郡 尊思似 每丁祭,必斋宿学宫。”
《儒林外史》第二回:“外祖母道:‘丁祭肉若是不吃,圣人就要计较了。’”
欧阳予倩 《桃花扇》第一幕第一场:“孔子庙每年的丁祭,都是由学生来主持的。”
国语辞典
丁祭[ dīng jì ]
⒈ 旧时于仲春、仲秋的上旬丁日祭祀孔子,称为「丁祭」。
引《儒林外史·第二回》:「先年俺有一个母舅,一口长斋。后来进了学,老师送了丁祭的胙肉来,外祖母道:『丁祭肉若是不吃,圣人就要计较了。……』只得就开了斋。」
分字解释
※ "丁祭"的意思解释、丁祭是什么意思由野途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丁祭”是指中国传统的祭祀活动之一,特指祭祀祖灵的一种仪式,尤其在儒家文化中,丁祭是对祖先的一种虔诚的祭奠仪式。它通常在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进行,也被称为“中元祭”或“中元节”。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关于“丁祭”的解释,但“丁”字在《康熙字典》中有解释,为“地支第四位,用于记时和命名”。至于“祭”,《康熙字典》解释为“祭祀,祭奠”。
出处:
“丁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礼记》和《周礼》等古代礼书,这些书中记载了古代的祭祀仪式。
同义词:
祭祖、祭奠、祭祀
反义词:
无特定的反义词,因为祭祀是对祖先的一种尊崇和纪念。
相关词语:
祭品、祭台、祭文、祭器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丁祭”的网络故事或典故相对较少,但在一些关于传统文化传承和孝道的网络文章中,会有提到丁祭的相关内容。
造句:
农历七月十五,家家户户都会举行丁祭,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怀念。
注意:由于“丁祭”并非非常常见或广为人知的词汇,造句可能需要结合特定的文化背景。
相关词语
- èr dīng二丁
- shāng jì商祭
- dīng xiāng丁香
- dīng xiāng hé丁香核
- dīng shēn qián丁身钱
- dīng líng丁玲
- shè jì社祭
- dīng xiāng hè丁香褐
- dīng dōng丁东
- dīng dīng丁丁
- dīng xiāng tóu丁香头
- dīng xiāng shì丁香柿
- bǔ dīng补丁
- dīng yī mǎo èr丁一卯二
- dīng xiāng zhú丁香竹
- dīng xiāng jié丁香结
- jì mò祭陌
- liáo dōng dīng辽东丁
- shè jì设祭
- fēng nián jì丰年祭
- jì dōng祭东
- shàng jì上祭
- páo dīng jiě niú庖丁解牛
- biān jì笾祭
- zǎi jì宰祭
- shì dīng适丁
- jì sǎo祭扫
- tàn dīng探丁
- dīng diǎn er丁点儿
- suō jì缩祭
- jì sī祭司
- dīng líng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