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ān gǔ
注音ㄕㄢ ㄍㄨˇ
⒈ 山中岩石。山的内在神韵。指绘画而言。
⒈ 山中岩石。
引唐 刘师服 侯喜 等《石鼎联句》:“巧匠斲山骨,刳中事煎烹。”
金 元好问 《十一月五日暂往西张》诗:“林烟漠漠鸦边暗,山骨稜稜雪外青。”
明 袁宏道 《祝雨》诗:“洗山山骨新,洗花花色故。”
⒉ 山的内在神韵。指绘画而言。
引元 夏文彦 《图绘宝鉴》卷三:“﹝ 范宽 ﹞卜居 终南、大华,徧观奇胜,落笔雄伟老硬,真得山骨,而与 关 李 并驰方驾也。”
1.清寒入山骨,草木尽坚瘦。
词语“山骨”的意思:
“山骨”一语双关,既可以指山的骨架,也可以比喻人的筋骨或事物的本质。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解释“山骨”一词,但根据“山”和“骨”的含义可以推断,“山骨”可能是指山的结构和支撑,或比喻为坚固的基础。
出处:
“山骨”作为一个成语或比喻用法,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出处,它可能是从自然景观的描述中引申出来的。
同义词:
山脊
山梁
山基
本体
反义词:
山壑(山谷)
山坡
山坡地
相关词语:
山岭
山崖
山石
山川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山骨”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并不多见,但它常被用在形容自然景观的文学作品中,比如描写山川的美丽和坚韧。
用这个词语造句:
这座山峰的山骨嶙峋,显得格外雄伟壮观,令人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