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安道赴南都留台
[宋代]:苏轼
我公古仙伯,超然羡门姿。
偶怀济物志,遂为世所縻。
黄龙游帝郊,箫韶凤来仪。
终然反溟极,岂复安笼池。
出入四十年,忧患未尝辞。
一言有归意,阖府谏莫移。
吾君信英睿,搜士及茅茨。
无人长者侧,何以安子思。
归来扫一室,虚白以自怡。
游于物之初,世俗安得知。
我亦世味薄,因循鬓生丝。
出处良细事,従公当有时。
我公古仙伯,超然羨門姿。
偶懷濟物志,遂為世所縻。
黃龍遊帝郊,箫韶鳳來儀。
終然反溟極,豈複安籠池。
出入四十年,憂患未嘗辭。
一言有歸意,阖府谏莫移。
吾君信英睿,搜士及茅茨。
無人長者側,何以安子思。
歸來掃一室,虛白以自怡。
遊于物之初,世俗安得知。
我亦世味薄,因循鬓生絲。
出處良細事,従公當有時。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 苏轼的诗(2851篇) 〕
明代:
韩上桂
行年三十二,所向皆无成。西风吹我行,万籁送悲声。
双剑在匣中,隐隐作龙鸣。我生本南越,胡为眷上京。
行年三十二,所向皆無成。西風吹我行,萬籁送悲聲。
雙劍在匣中,隐隐作龍鳴。我生本南越,胡為眷上京。
宋代:
陆游
扁舟夜载石帆月,双屦晓穿天柱云。
八十老翁能办此,不须身将渡辽军。
扁舟夜載石帆月,雙屦曉穿天柱雲。
八十老翁能辦此,不須身将渡遼軍。
宋代:
张侃
一九才过二九来,见人相唤袖难开。外头天色时时转,雪急因风缓缓回。
一九才過二九來,見人相喚袖難開。外頭天色時時轉,雪急因風緩緩回。
宋代:
杨亿
百二秦川四塞宽,甘泉烽火报平安。
泥书双笔迁郎署,粒食千金仰县官。
百二秦川四塞寬,甘泉烽火報平安。
泥書雙筆遷郎署,粒食千金仰縣官。
清代:
叶绍本
名葩无数,问弱骨丰肌,谁堪腰折。雪后园林,篱落一枝,才见孤高标格。
平生倾倒人馀几,恰乍对、琼仙接席。便殷勤、作礼何妨,况是广平铁石。
名葩無數,問弱骨豐肌,誰堪腰折。雪後園林,籬落一枝,才見孤高标格。
平生傾倒人馀幾,恰乍對、瓊仙接席。便殷勤、作禮何妨,況是廣平鐵石。
明代:
李之世
黄云山下漏声声,记得同师采药行。莎径稻田扪露遍,撷来蔓草不知名。
黃雲山下漏聲聲,記得同師采藥行。莎徑稻田扪露遍,撷來蔓草不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