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ú zhǔ
注音ㄈㄨˊ ㄓㄨˇ
词语“浮渚”的意思:
“浮渚”是指漂浮在水面的岛屿或小洲,常用来形容水面上的小岛或礁石。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渚”的解释为:“水中小洲也。”因此,“浮渚”即指在水面上漂浮的小洲。
出处:
“浮渚”这一词语出自古代文学作品中,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其中“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绘了草地上水渚的景象。
同义词:
洲、岛、礁、沙洲
反义词:
大陆、陆地、高原
相关词语:
江渚、洲岛、沙洲、岛礁、水岛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浮渚”直接相关,但可以联想到一些诗词中的意象,如“江渚独舟”、“孤舟浮渚”等,这些意象常被用来表现诗人或文人对自然景观的感慨。
造句:
夕阳西下,湖面上漂浮着几处浮渚,与天际相接,构成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