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ì shí
注音ㄙˋ ㄕˊ
繁体俟時
⒈ 等待时机。
⒈ 等待时机。
引汉 班昭 《东征赋》:“正身履道,以俟时兮。”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孔明 盘桓,俟时而动,遐想 管 乐,远明风流。”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太祖 龙跃俟时,作镇 淮 泗。”
⒈ 等待时机。
引《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孔明盘桓,俟时而动,遐想管乐,远明风流。」
《儒林外史·第七回》:「正身以俟时;守己而律物。」
词语“俟时”的意思:
“俟时”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等待时机、等待合适的时机。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俟”字条下,“时”字条下,并没有直接解释“俟时”一词,但可以理解为“俟”字与“时”字组合而成,分别解释为等待和时机,合起来即等待合适的时机。
出处:
“俟时”作为一个词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出处,它是由“俟”和“时”两个词组合而成的。
同义词:
等待时机、伺机、待机、守时、待时而动等。
反义词:
错过时机、失时、迫不及待等。
相关词语:
待机、伺机、守候、守时、等待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俟时”在网络故事或典故中,常见于讲述某人耐心等待时机,最终获得成功的案例。例如,某人因为等待时机而抓住了商机,实现了财富的积累。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他一直在俟时,等待着那个能够一飞冲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