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í huī
注音ㄊ一ˊ ㄏㄨㄟ
繁体緹麾
词语“缇麾”:
意思:缇麾是古代官府中的旗帜,通常用来表示权威和威严。它也可以指代持有这些旗帜的官员或军队。
康熙字典解释:缇,音题,旗帜之细者。麾,音挥,军中指挥之旗也。
出处:《后汉书·班超传》:“超奉缇麾,建节西行。”
这里“班超奉缇麾”指的是班超携带旗帜前往西域。
同义词:旌旗、旗帜、节旗
反义词:无特别对应反义词,但可理解为无旗、无指挥之意。
相关词语:旗帜、军旗、旌节、令旗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缇麾在历史上多与军事、官场有关,因此与一些历史故事、小说或者影视作品中的相关情节有关。例如,《三国演义》中描述了各种旗帜和指挥的运用。
网络故事或典故: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北伐时使用了一种特殊的旗帜——诸葛锦旗,这种旗帜在军中有着极高的威望,象征着诸葛亮的智谋和威严。这种旗帜也可以看作是缇麾的一种象征。
造句:将军挥舞着缇麾,带领着士兵们奋勇冲锋,最终赢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