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胥

词语解释
伍胥[ wǔ xū ]
⒈ 传说中的古代方术士。
⒉ 指伍子胥。
引证解释
⒈ 传说中的古代方术士。 《绎史·黄帝纪》注引《玄女兵法》:“黄帝 攻 蚩尤,三年,城不下,得术士 伍胥,问之。 宋 罗泌 《路史·后纪四·蚩尤传》作“五胥”。
引胥 曰:‘是城中之将,白色商音,帝之始攻,得无以秋之东方行乎。今帝为苍色角音,此雄军也,请以战为。’帝曰:‘为之若何?’曰:‘请攻三日,城必下。’乃设五旗五军已具,四面攻之,三日,城果下。”
⒉ 指 伍子胥。
引唐 李白 《江上赠窦长史》诗:“汉 求 季布 鲁 朱家,楚 逐 伍胥 去 章华。”
分字解释
※ "伍胥"的意思解释、伍胥是什么意思由野途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吴越相谋计策多,浣纱神女已相和。一双笑靥才回面,十万精兵尽倒戈。范蠡功成身隐遁,伍胥谏死国消磨。只今诸暨长江畔,空有青山号苎萝。
AI解释
词语“伍胥”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它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主要指古代军队中的伍长或伍伯,即负责管理五人的军士。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伍胥”可能被解释为古代军制中的伍长,即负责管理五人的军士。
出处
“伍胥”一词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军事制度。《周礼》中就有关于伍长制度的记载。
同义词
伍长
伍伯
反义词
无直接反义词,但可以理解为管理层次中的上级或下级。
相关词语
伍长制
军伍
军制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伍胥”的故事或典故并不常见,但可以想象在古代战争中,伍胥作为基层指挥官,可能有着许多英勇事迹。
造句
在古代的战场上,伍胥们英勇奋战,用生命捍卫国家的尊严。
网络故事或典故示例
虽然具体的故事不多,但可以虚构一个简短的故事:
相传在三国时期,有一位名叫张飞的伍胥,他英勇善战,每次战斗都身先士卒,他的事迹在军中广为流传,成为了伍胥们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