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绂

词语解释
朱绂[ zhū fú ]
⒈ 古代礼服上的红色蔽膝。后多借指官服。
⒉ 指做官。
⒊ 古代系佩玉或印章的红色丝带。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礼服上的红色蔽膝。后多借指官服。
引《易·困》:“困于酒食,朱紱方来。利用享祀,征凶无咎。”
程颐 传:“朱紱,王者之服,蔽膝也。”
《汉书·韦贤传》:“黼衣朱紱,四牡龙旂。”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黑貂朱紱,王侯满筵。”
唐 杜牧 《书怀寄中朝往还》诗:“朱紱久惭官借与,白头还嘆老将来。”
宋 王安石 《致仕虞部曲江谭君挽辞》:“它日白衣霄汉志,暮年朱紱水云身。”
⒉ 指做官。
引唐 陈子昂 《晖上人房饯齐少府使入京府序》:“青霞路絶,朱紱途遥。”
《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臣今幸沾朱紱,而 保安 子 天祐,食藿悬鶉,臣窃愧之。”
⒊ 古代系佩玉或印章的红色丝带。
引《文选·曹植<责躬>诗》:“冠我玄冕,要我朱紱。”
李善 注:“《礼记》曰:‘诸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綬。’《苍頡篇》曰:‘紱,綬也。’”
唐 康骈 《剧谈录·狄惟谦请雨》:“特颁朱紱,俾耀铜章。”
分字解释
※ "朱绂"的意思解释、朱绂是什么意思由野途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朱绂”是一个汉语词汇,它的意思是古代官员腰间佩戴的红色丝带,通常表示高级官职。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朱绂”条目的解释可能如下:
朱绂:朱红色的绶带,古代官员服饰的一部分,用以标志官阶。
出处
“朱绂”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在描述官员服饰和官职时。如《诗经》中就有提到官员服饰的描写。
同义词
朱带
朱绶
朱缨
反义词
白绂:古代官员贬官时佩戴的白色丝带。
相关词语
朱衣:古代高级官员的官服。
朱门:古代贵族或高官的住宅。
朱紫:古代官员的服饰,朱衣紫袍,泛指高官显贵。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朱绂”的故事或典故并不多见,但可以联想到古代科举制度中,考生一旦金榜题名,即可获得官职,穿上朱衣,佩戴朱绂,成为朝廷命官。
造句
在古代,只有考取进士的学子才有资格佩戴朱绂,以此彰显其荣光。
这个句子中,“朱绂”用来形容古代官员的荣耀和身份的象征。
相关词语
- zhū gān yù qī朱干玉戚
- zhū cǎo朱草
- zhū mù朱木
- zhū yī guān朱衣官
- zhū yī niǎo朱衣鸟
- zhū què朱雀
- zhū lǐ朱里
- zhū gān朱干
- zhū gū朱姑
- zhū yī lì朱衣吏
- zhū yī láng朱衣郎
- zhū guāng yà朱光亚
- jìn zhū jìn mò近朱近墨
- fēi zhū飞朱
- zhū jiè朱介
- zhū fèng朱凤
- zhū bān朱班
- zhū fū朱跗
- zhū zhòng朱仲
- zhū jià朱价
- zhū fū zǐ朱夫子
- zhū niǎo mén朱鸟门
- tǔ zhū土朱
- zhū yē朱耶
- zhū dā朱耷
- nòng fěn tiáo zhū弄粉调朱
- luó mì ōu yǔ zhū lì yè罗密欧与朱丽叶
- zhū chún liú chǐ朱唇榴齿
- zhū biē朱鳖
- zhū dǐng hè朱顶鹤
- zhū yàn朱雁
- zhū yān朱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