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ū lì
注音ㄕㄨ ㄌ一ˋ
繁体蔬糲
⒈ 指粗食。
⒈ 指粗食。
引《北史·张湛传》:“﹝ 铣 ﹞性至孝,母忧,哀毁过人,服制虽除,而蔬糲弗改。”
《旧唐书·归融传》:“上以 融 学家,因问:‘蔬糲’字有赖音,何也?‘糲’是饭之极麤者耶?”
清 顾炎武 《寄弟纾及友人江南》诗之一:“疢如切中心,没齿安蔬糲。”
⒈ 野菜与糙米。泛指粗食。
引《北史·卷三四·张湛传》:「湛兄铣……性至孝,母忧,哀毁过人,服制虽除,而蔬粝弗改。」
《旧唐书·卷一四九·归崇敬传》:「上以融学家,因问:『「蔬粝」字有赖音,何也?「粝」是饭之极粗者耶?』融以义类对之。」
词语“蔬粝”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用来形容食物粗糙,不精细。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蔬粝”可能被解释为粗糙的饭食,或者是形容饭菜简单、不丰盛。
出处
这个词语的出处并不明确,它可能在古代文献中出现,用以描述某种食物的状态或饮食情况。
同义词
同义词包括:粗粮、粗食、粗饭、糙米等。
反义词
反义词有:精米、细粮、细食、细饭等。
相关词语
与“蔬粝”相关的词语还有:蔬食(指素食)、糙米饭、素食者、简朴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蔬粝”是一个较为古老的词汇,没有广为人知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
造句
在古代,农民们的生活简朴,每日的饭食多以蔬粝为主。
以上是关于“蔬粝”的详细信息及其运用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