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àn dào
注音ㄐ一ㄢˋ ㄉㄠˋ
繁体僭盜
⒈ 越分窃取。
例僭盗中原。——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英usurp;
⒈ 非分窃据。
引南朝 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北虏僭盗中原,多歷年所。”
唐 刘知几 《史通·本纪》:“项羽 僭盗而死,未得成君,求之於古,则 齐 无知、卫 州吁 之类也,安得讳其名字,呼之曰王者乎!”
⒈ 窃据。
引《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北虏僭盗中原,多历年所,恶积祸盈,理至燋烂。」
词语“僭盗”的意思:
“僭盗”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指超越自己的职权范围进行盗窃或非法占有。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利用职权或地位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僭”字条解释为:超越本分,非法越界;“盗”字条解释为:窃取他人财物。因此,“僭盗”一词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为:超越本分进行盗窃。
出处:
“僭盗”一词并没有特定的出处,它是由“僭”和“盗”两个汉字组合而成,分别代表超越本分和盗窃的含义。
同义词:
越界盗窃
越职窃取
暗中盗取
反义词:
依法行事
规规矩矩
正大光明
相关词语:
僭越
盗窃
非法占有
越权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并没有一个特别著名的与“僭盗”相关的故事或典故。不过,这个词可以用来形容某些网络事件中的不法行为。
用这个词语造句:
某公司财务部经理利用职务之便,多次僭盗公司资金,最终被警方抓获,受到了法律的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