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īng sī
注音ㄐ一ㄥ ㄙ
⒈ 精力和思虑。
⒉ 精心思考。
⒈ 精力和思虑。
引《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虽竭精思,欲开忠信,辅人主之治,则人主必有按剑相眄之跡,是使布衣不得为枯木朽株之资也。”
宋 曾巩 《拟辞免修五朝国史状》:“此臣所以穷日夜,惫精思,不敢忘须臾,志在於斯文。”
明 方孝孺 《悯知赋哀叶廷振》:“疲精思於编简兮,驰志虑於遗文。”
⒉ 精心思考。
引汉 王充 《论衡·超奇》:“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者为鸿儒。”
《后汉书·张衡传》:“衡 乃拟 班固 《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諫。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新唐书·虞世南传》:“﹝ 虞世南 ﹞与兄 世基 同受学於 吴 顾野王 餘十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櫛。”
裘廷梁 《论白话为维新之本》:“今用白话,不恃熟读,而恃精思。”
1.熟读之法,于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2.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3.学习上心浮气躁,不能专心致志地熟读精思、深入理解,那所学到的就仅是皮毛。
4.书须成诵。精思多在夜中,或静坐得之。不记则思不起。
5.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