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ì shì
注音ㄙˋ ㄕˋ
⒈ 谓继续从事。
⒉ 继承官职。
⒊ 立嗣之事。
⒈ 谓继续从事。
引《左传·襄公十九年》:“主苟终,所不嗣事于 齐 者,有如 河 !”
杜预 注:“嗣,续也。”
⒉ 继承官职。
引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王知古为狐招婿》:“洎 直方 之嗣事也,出綺紈之中,据方岳之上,未尝以民间之休戚为意。”
⒊ 立嗣之事。
引《史记·齐太公世家》:“五十八年夏, 景公 夫人 燕姬 适子死……﹝诸大夫﹞乃言愿择诸子长贤者为太子, 景公 老,恶言嗣事。”
词语“嗣事”的意思:
“嗣事”是指继承某种职务、事业或者处理某种事务。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嗣,继也。事,事务也。嗣事,谓继任职务,处理事务。”
出处:
这个词语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出处,它是由“嗣”和“事”两个字组合而成,分别表示继承和处理事务的意思,所以这个词语本身就是一个组合词。
同义词:
继承、接任、处理事务、担当
反义词:
放弃、辞职、逃避责任
相关词语:
嗣君(继位的君主)、嗣子(继承父业之子)、嗣业(继承的家业)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嗣事”这个词在网络上的故事或典故比较少见,但是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家族中有一个人突然去世,而他的儿子恰好继承了父亲的事业,那么这个故事就可以用“嗣事”来概括。
造句:
他的父亲因病去世后,他毅然嗣事家族企业,继续推动家族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