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畴

词语解释
九畴[ jiǔ chóu ]
⒈ 畴,类。指传说中天帝赐给禹治理天下的九类大法,即《洛书》。泛指治理天下的大法。
引证解释
⒈ 畴,类。指传说中天帝赐给 禹 治理天下的九类大法,即《洛书》。
引《书·洪范》:“天乃锡 禹 洪范九畴,彝伦攸敍。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乂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徵,次九曰嚮用五福、威用六极。”
孔 传:“天与 禹,洛 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於背,有数至于九。 禹 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
马融 注:“从‘五行’已下至‘六极’,《洛书》文也。”
唐 张说之 《开元正历颂》:“龟易八封,龙书九畴。”
唐 张钦敬 《洛出书》诗:“奇象八卦分,图书九畴出。”
⒉ 泛指治理天下的大法。
引《魏书·高闾传》:“帝道昌则九畴敍,君德衰而彝伦斁。”
隋 王通 《中说·周公》:“安得皇极之主,与之共敍九畴哉。”
唐 王昌龄 《箜篌引》:“僕本 东山 为国忧, 明光殿 前论九畴。”
国语辞典
九畴[ jiǔ chóu ]
⒈ 夏禹治天下的九类大法。见《书经·洪范》。
引《文选·王巾·头陁寺碑文》:「然语彝伦者,必求宗于九畴。」
分字解释
※ "九畴"的意思解释、九畴是什么意思由野途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九畴”的意思:
“九畴”是指古代传说中的九种大法或九种基本法则,常用来比喻治理国家的根本原则。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没有直接收录“九畴”这个词语,但根据其含义,可以推测“九畴”可能涉及对九种基本法则或原则的描述,类似于“九经”、“九流”等概念。
出处:
“九畴”一词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尚书·大禹谟》,其中记载了大禹治水后,总结的九种治理国家的法则。
同义词:
九经
九流
反义词:
无法可依
杂乱无章
相关词语:
治世之道
政治法则
治国方略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九畴”作为古代治国原则的象征,在网络故事或典故中可能被用来比喻某种规则或原则的全面性和重要性。例如,某位网络作家可能在其作品中提到“九畴”,以此来强调主人公在治理虚构国家或社区时所遵循的全面而细致的法则。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大禹的智慧指导下,他依据九畴治理国家,使得天下安定,百姓安居乐业。
相关词语
- jiǔ xiē九些
- jiǔ èr九二
- jiǔ zhāng九章
- jiǔ jié biān九节鞭
- jiǔ jié pú九节蒲
- jiǔ jié lí九节狸
- èr jiǔ二九
- jiǔ bǎi九百
- jiǔ jié zhàng九节杖
- jiǔ zhāng lǜ九章律
- jiǔ yí九嶷
- jiǔ xíng九刑
- jiǔ liè九列
- dà jiǔ zhōu大九州
- jiǔ gōng九功
- jiǔ xīng九星
- jiǔ gū kè九姑课
- jiǔ jīng九茎
- shí jiǔ十九
- jiǔ líng九龄
- jiǔ lóng九龙
- jiǔ chéng gōng九成宫
- chóng jiǔ重九
- bǎi liù yáng jiǔ百六阳九
- jiǔ hé九河
- shuāng jiǔ双九
- jiǔ qiān suì九千岁
- shǔ jiǔ数九
- hé chóu禾畴
- huáng jiǔ黄九
- jiǔ yī bā shì biàn九一八事变
- shí qīn jiǔ gù十亲九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