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iāo bǎn
注音ㄉ一ㄠ ㄅㄢˇ
1.在此之前,只有摹印、拓印和雕板印刷,既笨重费力又耗料耗时,不仅存放不便,出现错字也很难更正。
词语“雕板”的意思:
“雕板”原指雕刻有文字或图案的木板,后来泛指印刷用的木板。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常用于比喻重复刻板,缺乏创造性的工作或方法。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雕板”条目的解释为:“雕刻木板以为书版也。亦泛指刻板之技艺。”
出处:
“雕板”的用法最早可追溯至唐代。唐代诗人李白的《赠汪伦》中有“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句,其中“踏歌声”即是指用木板踏出节奏来唱歌。
同义词:
印板
版刻
版画
反义词:
活版
柔版
相关词语:
雕刻
版画
版本
印刷术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雕板”的典故较少,但可以联想到古代的印刷术。在印刷术发明之前,书籍的复制需要手工抄写,效率极低。雕版印刷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书籍的复制速度。相传,我国印刷术的发明者毕昇就是用雕版印刷术印刷了《道德经》。
用这个词语造句:
古代的雕板印刷技术,使得书籍得以大规模复制,对文化的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