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姬

词语解释
骊姬[ lí jī ]
⒈ 春称时骊戎之女。晋献公伐骊戎,获姬归,立为夫人。
引证解释
⒈ 春称 时 骊戎 之女。 晋献公 伐 骊戎,获 姬 归,立为夫人。
引《左传·僖公四年》:“初, 晋献公 欲以 驪姬 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论侠》:“晋献公 有子三人,长曰 申生,次曰 重耳,次曰 夷吾。献公 听 驪姬 之譖, 申生 自杀, 重耳 奔 翟国,夷吾 守 屈城。”
国语辞典
骊姬[ lí jī ]
⒈ 人名。(西元前?~前651)春秋时晋献公的夫人。晋献公攻打骊戎时,获骊姬,立为夫人。生子奚齐。后因欲立奚齐为太子而陷害申生,公子重耳、夷吾逃亡国外。也作「㛤姬」、「丽姬」。
分字解释
※ "骊姬"的意思解释、骊姬是什么意思由野途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
2.晋献公同时也是一个好内多宠的君主,晚年宠信妃子骊姬,欲废嫡立庶,逼死太子申生,又逼走了重耳和夷吾。
AI解释
词语“骊姬”:
意思:骊姬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美女,也是晋献公的宠妃。她以美貌和智慧著称,但后来因为与晋献公的其他宠妃争宠,引发了一系列政治斗争。在古代文学中,“骊姬”一词有时也用来泛指美女。
康熙字典解释:康熙字典中未直接收录“骊姬”一词,但根据《史记》等文献记载,可以推测其含义。
出处:《史记·晋世家》中有关于骊姬的记载。
同义词:美人、宠妃、倾国倾城等。
反义词:丑女、弃妃等。
相关词语:晋献公、晋文公、骊姬之乱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骊姬之乱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段历史事件,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题材。其中,骊姬以其美貌和心机在晋国宫廷中引发了一系列政治斗争,导致晋国国力大衰。
造句:骊姬的美貌在晋国宫廷中引起了无数人的嫉妒,她的聪明才智更是让她在政治斗争中如鱼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