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ǔ xiāng
注音ㄨˇ ㄒ一ㄤ
⒈ 指伍子胥。
⒈ 指 伍子胥。
引清 吴伟业 《赠荆州守袁大韫玉》诗之三:“刘郎 浦口潮初长, 伍相 祠边月正明。”
程穆衡 笺:“《荆州记》:‘ 秭归 有 伍子胥 庙。’”
柳亚子 《玉娇曲·为钝根赋》:“若不见 伍相 穷途 瀨 女逢,王孙 漂母 各英雄。”
词语“伍相”指的是古代官职名,也用作对某些具有高智慧、谋略的人的尊称。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没有直接出现“伍相”这个词语的解释,但根据“相”字的解释可以推断,“伍相”可能是指“伍”这个官职的官员。
出处:
“伍相”一词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在古代文献中常用来指代担任伍相的官员。
同义词:
伍官
伍长
反义词:
无直接反义词,但可以理解为与“伍相”相对的官职,如“大夫”、“博士”等。
相关词语:
伍伯
伍长
伍员(伍子胥,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伍氏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伍子胥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因其智谋和忠诚,被尊称为“伍相”。关于伍子胥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伍子胥鞭尸”。这个故事讲述了伍子胥为了复仇,不惜鞭打自己的尸体,最终成功报了杀父之仇。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伍相被誉为智慧的化身,他的谋略常常帮助国家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