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星

词语解释
土星[ tǔ xīng ]
⒈ 5年,自转周期约10小时2分,表面温度为150°C。体积比木星略小,比地球约大七百五十倍,是九大行星中第二个大行星。有一个光环和十个卫星。中国古代叫做“镇星”
英Saturn;
引证解释
⒈ 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我国古代又称之为“镇星”。按距离太阳的次序计为第六颗;按体积计比木星略小,是第二大行星。其公转周期为29.46年,自转周期为10时14分。表面最高温度约为-150°C。有一个光环和十个卫星。
⒉ 北斗星的第一星。
引《星经·北斗》:“北斗星谓之七政……第一名天枢,为土星,主阳德,亦曰政星也。”
国语辞典
土星[ tǔ xīng ]
⒈ 行星名。距离太阳第六近的行星,目前已知有六十余颗卫星,有明显行星环。属于类木行星,外观呈黄棕色,大气成分主要为氢和氦。古代称为「镇星」、「填星」、「信星」。
⒉ 术数用语。命相家称鼻子为「土星」。
引《儒林外史》第一〇回:「四老爷土星明亮,不日该有加官晋爵之喜。」
英语Saturn (planet)
德语Saturn (S, Astron)
法语Saturne (planète)
分字解释
※ "土星"的意思解释、土星是什么意思由野途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诚然,土星和双鱼的太阳宫相冲突,这点你应该已经感受到了。这是不好的一面,但是另一面,土星知道如何帮助你建造未来。
2.该气球将用于在无人驾驶任务重运输设备。它的首个登陆地点是土星最大的卫星之一“提坦”。
3.土星将在掌管家庭的宫位,所以会眷注于照应的家庭、其他资产或者家长。
4.有人预言:总有一天地球也要像土星一样有一个光圈,那将完全由空间建筑工人粗心抛开的螺栓、扣闩乃至工具构成的。
AI解释
词语“土星”:
意思:土星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位于太阳系从内向外的第六位,是太阳系中密度最小的行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表面有环带,是太阳系中唯一拥有环的行星。
康熙字典解释:康熙字典中无“土星”一词,但“土”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为“地之色也,象地之形,凡土之属皆从土。”,“星”字解释为“天体之一,光而能行”。
出处:土星作为天文学术语,其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人对天体观测和记录的历史。
同义词:土星在古汉语中有时也被称为镇星、镇宫星。
反义词:无直接反义词,但可以与太阳、月亮等天体相对。
相关词语:土星环、土卫、土星风暴、土星轨道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土星的故事主要与天文学和历史相关,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用这个词语造句:在夜空中,土星那独特的环带清晰可见,让人不禁感叹宇宙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