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óng dūn
注音ㄌㄨㄥˊ ㄉㄨㄣ
繁体龍蹲
⒈ 《太平御览》卷三七七引《春秋演孔图》:“孔子长十尺,大九围,坐如蹲龙,立如牵牛,就之如昴,望之如斗。”后因以“龙蹲”指孔子。
⒈ 后因以“龙蹲”指 孔子。
引《太平御览》卷三七七引《春秋演孔图》:“孔子 长十尺,大九围,坐如蹲龙,立如牵牛,就之如昴,望之如斗。”
唐 骆宾王 《萤火赋》:“夫类同而心异者, 龙蹲 归而 宋 树伐,质殊而声合者,鱼形出而吴石鸣。”
陈熙晋 注引 王应麟 《困学记闻·评文》:“龙蹲,谓 孔子。”
词语“龙蹲”:
意思:比喻像龙那样蹲着,常用来形容人或物姿态威严或优雅。在文学作品中,有时也用来形容人威武雄壮。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出现“龙蹲”这个词语,但可以理解为“龙蹲”可能是对“龙”的某种动态形象的描绘,结合“蹲”字,可能指的是龙以一种威严或静止的状态存在。
出处:
“龙蹲”作为一个成语或典故,没有确切的出处,它可能是后世文学创作中形成的形象表达。
同义词:
龙行、龙伏、龙踞
反义词:
龙飞、龙腾、龙跃
相关词语:
龙腾虎跃、龙飞凤舞、龙吟虎啸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没有特定的网络故事或典故直接关联“龙蹲”,但可以想象在一些以龙为文化符号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或网络游戏、动画作品中,可能会有与龙相关的场景被形容为“龙蹲”。
造句:
在古老的山洞中,巨大的石碑上雕刻着一条栩栩如生的龙,它正以一种神秘的“龙蹲”姿态静静地俯视着过往的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