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纂

词语解释
编纂[ biān zuǎn ]
⒈ 编辑,撰述。
例编纂词典。
十年,始有事略之编纂。——孙文《黄化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英compile;
引证解释
⒈ 犹编辑。编写纂集。
引唐 白居易 《河南元公墓志铭》:“观其述作编纂之旨,岂止於文章刀笔哉?”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五:“其枢密院事涉机密,亦令本院编纂,至月终送史馆。”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序》:“遇罕见罕闻之事,必以小纸録出之。积岁餘,得千有餘事,不忍焚弃,编纂成书。”
孙犁 《秀露集·关于纪昀的通信》:“他编纂的书,不叫《四库备要》,叫《四库全书》。”
⒉ 用以称编纂职务。
引曹亚伯 《武昌日知会之破案》:“己酉, 张君 在 上海 广学会任编纂,兼办《大同报》。”
国语辞典
编纂[ biān zuǎn ]
⒈ 编辑。
引唐·白居易〈河南元公墓志铭〉:「观其述作编纂之旨,岂止于文章刀笔哉?」
近编辑 编撰
分字解释
※ "编纂"的意思解释、编纂是什么意思由野途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除此之外,乾隆皇帝在编纂《御批通鉴辑览》时,也对“铁浮屠”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北人使马,惟以控纵便捷为主。
2.但同时也存在部门和市县重视不够,工作经费不足,修志人员缺乏、不稳定;编纂不规范,志稿质量参差不齐;修志工作协调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
3.据悉,江西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第二轮《江西省志》编纂任务,共分为部署启动、搜集资料、编辑资料长编、编纂初稿、志稿评议审查、验收出版等6个阶段。
4., 杜佑生活在唐代安史之乱前后,亲身经历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变化,想通过对历代典章制度的编纂,总结经验教训,以寻求治国安民之术,从而挽救唐王朝政治的危机。
5.校史追溯须遵循“整体性继承”原则,校史研究必须实事求是,校史编纂应该学术与人文兼具。
6.但同时也存在部门和市县重视不够,工作经费不足,修志人员缺乏、不稳定;编纂不规范,志稿质量参差不齐;修志工作协调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
7.他一生苦研儒学,表倡程朱理学、开博学鸿儒科,设馆纂修《明史》,编纂《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等。
8.近义的动作词语的释义处理尽量照应周到。这项研究对词典收词和释义、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对学习型词典的编纂都很有价值。
AI解释
词语“编纂”的意思:
编纂是一个动词,指的是编辑、整理资料,撰写或编排成书。它通常用于描述编撰书籍、词典、文献等大型出版物的工作。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编纂可能被解释为“编辑群书,使之有序”。字典中的“编纂”一词并没有独立的解释,但可以从“编”和“纂”两个字的意思来推断。其中,“编”有整理、排列的意思,“纂”则有增删、修改的意思。
出处:
“编纂”一词的出处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但它是由“编”和“纂”两个汉字组合而成的词汇,这两个字在古代文献中都有出现。
同义词:
编辑、编撰、撰写、辑录、编纂、整理
反义词:
删减、省略、缩减
相关词语:
资料、书籍、文献、典籍、编纂者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有一则关于编纂的故事是关于《百度百科》的。该故事讲述了一位用户在《百度百科》上发现了一个错误的词条,于是主动进行编辑和编纂,纠正了错误,这种行为体现了网络社区中“编纂”精神的体现。
造句:
为了整理出这部系统的哲学著作,作者耗费了数年的时间进行编纂。
相关词语
- biān zào编造
- biān zhì编制
- gǎi biān改编
- biān xuǎn编选
- hé biān合编
- biān nián shǐ编年史
- zhǔ biān主编
- biān hào编号
- biān nián tǐ编年体
- biān mǎ编码
- biān xiào编校
- biān mù编目
- biān xiě编写
- cǎo biān草编
- dù jiǎn yí biān蠹简遗编
- duàn jiǎn yí biān断简遗编
- biān jí编辑
- biān dǎo编导
- zuǎn zuò纂作
- zuǎn xiū纂修
- zá zuǎn杂纂
- biān liè编列
- wéi biān韦编
- biān pái编排
- biān yǎn编演
- zǒng biān总编
- gǎi zuǎn改纂
- huá biān华编
- biān zhī wù编织物
- sān wān gǎi biān三湾改编
- zhù biān助编
- zhú biān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