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ào

比照


拼音bǐ zhào
注音ㄅ一ˇ ㄓㄠˋ
词性动词 介词

展开阅读全文 ∨

※ "比照"的意思解释、比照是什么意思由野途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譬如,在照度为1000勒克司、曝光为1秒时,比照度为1勒克司、曝光时间1000秒时所产生的银影密度要大。

2.啥是宪法?宪法是国家的底子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维文明条件归纳效果的产物,它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践比照联系,承认革命胜利成果和实际的民主政治,规则国家的底子任务和底子准则,即社会准则、国家准则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安排以及公民的根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3.的现实和切身感受之外,而是从抽象的概念和五花八门的统计角度、技巧和数字出发,其结果是好像他们说的也有道理,但和现实一比照,马上就牛头不对马面。

4.更糟糕的一点是,比照他们的事业会使我等灰心丧气,因为我们成事不易,往往成败相消甚或输多赢少。

5.今天,将这首诗的内涵比照双滦区委区政府首创推行的基层巡回接访制度,恰恰彰显了我们党的一贯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6.人于自己的面目,其实是看不清楚的,白纸黑字留下来,这才好比照镜子。

7.3月20日,广州铁路运输法院下发判决,结果不出所料,雷闯要求无座票比照有座票价格打五折的诉讼请求被驳回。

8.啥是宪法?宪法是国家的底子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维文明条件归纳效果的产物,它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践比照联系,承认革命胜利成果和实际的民主政治,规则国家的底子任务和底子准则,即社会准则、国家准则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安排以及公民的根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AI解释


词语“比照”的意思:

“比照”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指按照某种标准或模式进行比较或对照。在法律、规章等方面,它意味着参照某个已经确立的例子或规定来处理类似的情况。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比照”的解释为:“比,比较也;照,对照也。比照,即比较对照。”

出处:

“比照”作为一个成语,没有确切的出处,它是由“比”和“照”两个词组合而成的,这两个词在古代文献中都有出现。

同义词:

参照、对照、比量、比较

反义词:

不符、不照、不比

相关词语:

比量、比较、参照、模仿、类比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比照”在网络语境中并没有特定的故事或典故,但可以联想到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场景,比如在网购时,消费者会通过比照不同商家的价格和服务来做出选择。

用这个词语造句:

1. 在制定新政策时,我们应当比照现有的法律法规,确保政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 为了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公司要求各部门比照行业标杆,找出差距和不足。

3. 在审理案件时,法官需要比照以往类似案例的判决,确保判决的公正性。


词语首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