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河

词语解释
漕河[ cáo hé ]
⒈ 古时专指运漕粮的河道。
英canal for transporting tribute rice;
引证解释
⒈ 以供漕运为主的河道。此指 大运河。
引宋 梅尧臣 《和刁太博十题·小舫》:“漕河有处通陂水,深入荷花人不知。”
明 胡侍 有《真珠船·漕河》。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七·镇江府》:“﹝ 丹徒县 ﹞ 漕河。”
原注:“六朝都 建康,凡 三吴 船避 京江 之险,自 云阳 西城凿 运瀆 径至都下…… 隋 平 陈,废 云阳 二渠。 大业 六年,勅穿 江南河,自 京口 至 餘杭 八百餘里,广十餘丈,拟通龙舟,以备东游,即 丹徒 漕渠 矣。”
国语辞典
漕河[ cáo hé ]
⒈ 以运漕粮为主的河道。
德语der Kaiserkanal
分字解释
※ "漕河"的意思解释、漕河是什么意思由野途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漕河”的意思:
漕河,指古代用于运输粮食和其他物资的水道,通常连接京城与粮仓或重要城市,是古代中国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关于“漕河”的解释,因为“漕河”并不是一个常用的汉字组合。但是根据“漕”和“河”这两个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可以推测“漕河”可能是指与漕运有关的水道。
出处:
漕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但作为官方水利工程,其大规模建设和发展主要在秦汉以后,尤其是在隋唐时期得到了显著发展。
同义词:
运河、粮河、官河、水道
反义词:
陆路、陆运
相关词语:
漕运、漕粮、漕船、漕役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漕河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承载了大量的文化和历史故事,例如关于运河的开凿、漕运的繁忙、漕役的辛苦等。其中最著名的可能就是大运河的故事,它是连接南北的重要水道,也是古代漕运的重要通道。
用这个词语造句:
为了确保京城的粮食供应,古代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修建和维护漕河,使得漕粮可以顺利地运往京城。
相关词语
- hé nán河南
- huáng hé黄河
- hé yuán河源
- hé běi河北
- hé dōng河东
- yín hé银河
- hé dōng xìng河东性
- hé dōng shī hǒu河东狮吼
- hé biān河边
- hé tóng shuǐ mì河同水密
- hé dōng fàn河东饭
- hé dōng jiè河东戒
- hé shuǐ河水
- chuān hé川河
- jiè hé界河
- bái hé白河
- yuè hé月河
- bǎi èr hé shān百二河山
- hé qīng jiǔ河清酒
- gé hé yán shuǐ diàn zhàn隔河岩水电站
- shè hǎi záo hé涉海凿河
- xuán hé xiè huǒ悬河泻火
- hé chuán河传
- hé bó河伯
- tóu hé bēn jǐng投河奔井
- què jià yín hé鹊驾银河
- shùn kǒu kāi hé顺口开河
- hé wù河务
- hé shì河势
- zhī hé枝河
- guì hé qiáo桂河桥
- chán hé瀍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