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章

词语解释
朝章[ cháo zhāng ]
⒈ 朝廷的典章。
⒉ 指朝庙乐章。
⒊ 犹朝服。
引证解释
⒈ 朝廷的典章。
引《后汉书·胡广传》:“﹝ 广 ﹞性温柔谨素,常逊言恭色。达练事体,明解朝章。”
《南史·到仲举传》:“仲举 既无学术,朝章非其所长,选举引用,皆出自 袁枢。”
清 韩泰华 《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下:“人始入官,如入晦室,久而愈明。明於朝章掌故也,明於兵刑钱穀也。”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吾乡的 李慈铭 先生,是就以日记为著述的,上自朝章,中至学问,下迄相骂,都记录在那里面。”
⒉ 指朝庙乐章。
引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至 成帝 品録,三百餘篇,朝章国采,亦云周备,而辞人遗翰,莫见五言。”
詹鍈 义证引 李白刚 斟诠:“朝章,指文士所作朝庙乐章。”
⒊ 犹朝服。参见“朝服”。
引宋 王禹偁 《滁州谢上表》:“况臣头有重戴,身被朝章,所守者国之礼容,即不是臣之气势。”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先左丞平居,朝章之外,惟服衫帽。”
分字解释
※ "朝章"的意思解释、朝章是什么意思由野途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朝章”的意思:
“朝章”是指古代朝廷的规章、典章或者礼仪制度。在现代汉语中,可以泛指官方的规定或者正式的规章制度。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朝章”的解释可能涉及其在古代文献中的使用,但由于康熙字典是一部大型汉语字典,具体的解释需要查阅该字典原文。
出处:
“朝章”作为词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和历史记载,尤其是在与朝廷、政治、法律相关的文献中。
同义词:
朝规
朝律
官制
反义词:
无章可循
混乱无序
相关词语:
朝仪
朝令
朝纲
朝政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朝章”本身并不是一个常见的网络故事或典故的题材,但在历史类或者古代文化类的内容中,可能会出现与之相关的讨论或者故事。
用这个词语造句:
为了更好地执行国家的政策,政府不断修订和完善朝章,以确保国家治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关词语
- cháo xiān朝鲜
- shēn zhāng身章
- shùn lǐ chéng zhāng顺理成章
- lì cháo立朝
- píng zhāng平章
- yī zhāo yī xī一朝一夕
- xiē zhāng些章
- shí èr zhāng十二章
- jiǔ zhāng九章
- jīn zhāo今朝
- shēng zhāng声章
- jiǎng zhāng奖章
- guó cháo国朝
- guī zhāng规章
- cháo sān mù èr朝三暮二
- cháo xiān rén朝鲜人
- nán cháo南朝
- yī zhāng衣章
- zhāng jié章节
- wén zhāng文章
- dà zhāng chē大章车
- jīn zhāng襟章
- zhāng zé章则
- jiǔ zhāng lǜ九章律
- zhāo sān mù sì朝三暮四
- cháo zhèng朝正
- cháo zhèng朝政
- tōng zhāng通章
- xiù zhāng袖章
- cháo qiān shì biàn朝迁市变
- zhāng tái yáng liǔ章台杨柳
- zhāo wén dào,xī sǐ kě yǐ朝闻道,夕死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