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iàn què
注音ㄉ一ㄢˋ ㄑㄩㄝˋ
繁体鈿雀
⒈ 镶嵌金、银、玉、贝等物的雀形首饰。
⒈ 镶嵌金、银、玉、贝等物的雀形首饰。
引唐 温庭筠 《菩萨蛮》词:“寳函鈿雀金鸂鶒, 沉香阁 上 吴山 碧。”
后蜀 欧阳炯 《西江月》词:“鈿雀稳簪云髻緑,含羞时想佳期。”
俞锷 《无题》诗之一:“鈿雀银蝉双股釵,踏青新试凤头鞋。”
词语“钿雀”指的是用金银或宝石镶嵌成的小鸟形状的装饰品,常用于指古代妇女头饰或首饰。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钿”字条下提到,钿可指用金银、宝石镶嵌的装饰品,而“雀”字则指鸟。因此,“钿雀”可理解为用金银宝石镶嵌的小鸟形状装饰。
出处
“钿雀”一词的出处较难明确,因为它是古代汉语中的词汇,可能源自诗词、小说等文学作品。例如,在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中有“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里的“银烛”可能就包含了钿雀这样的装饰。
同义词
同义词有“钿鸟”、“金雀”等。
反义词
反义词有“无饰”、“素雅”等。
相关词语
相关词语有“钿花”、“钿金”、“钿宝”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钿雀”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联想到古代宫廷中,皇帝或贵族妇女佩戴钿雀作为装饰品,象征着身份和地位。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贵族妇女们的发簪上常常镶嵌着精美的钿雀,成为她们身份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