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ì fāng zhì
注音ㄉ一ˋ ㄈㄤ ㄓˋ
繁体地方誌
词性名词
⒈ 地方上的大事年鉴。
英local chronicles; annals of local history;
⒈ 即方志。记载某一地方的地理、历史、风俗、教育、物产、人物等情况的书,如县志、府志等。
⒈ 记载一地的地理环境、自然气候、产物、史迹与人文现象的书,称为「地方志」。也作「方志」。
法语chorographie
1.惟有明清两代海南的地方志和地理总志有各种说法,也多为数千年后的揣测之词,莫衷一是。
词语“地方志”:
意思:地方志是记载一定地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等方面情况的书籍,是研究历史和地方文化的重要资料。
康熙字典解释:康熙字典对“地方志”没有直接解释,但“方”有“地方”之意,“志”有“记载”之意,因此可以推断“地方志”指的是记载地方的书籍。
出处:《隋书·经籍志》中有关于地方志的记载,是中国最早的文献中对地方志的记录。
同义词:地方志、地方史、地志、方志
反义词:全国志、总志、通志
相关词语:历史、地理、文献、资料、考古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关于地方志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想象一些与地方志相关的故事,例如一位学者在研究地方志时发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用这个词语造句:
近年来,我国地方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许多地方志相继出版,为研究地方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