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必武

词语解释
董必武[ dǒng bì wǔ ]
⒈ (1886-1975)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11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曾任中共汉口地方委员会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高法院院长、中共中央党校校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委员、南方局常委,在国民党统治区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抗战胜利后,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南方局书记,参与领导重庆、南京中共代表团的工作。建国后,历任政务院副总理兼政法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代理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曾对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和法制建设作出重大贡献。主要著作编为《董必武选集》。
分字解释
※ "董必武"的意思解释、董必武是什么意思由野途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董必武代表*共中央,也以个人身份来悼念这位昔日同窗契友、辛亥革命的老战友。
2.沿石壁上山,你可读到朱德、董必武、陈毅等人的瑰丽诗篇。
AI解释
词语“董必武”:
意思:董必武(1890年3月5日1975年4月2日),原名董用威,字必武,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人。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教育家、外交家,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奠基人之一。
康熙字典解释:康熙字典中无此词条,因为董必武是近现代人物,而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年间编纂的字典。
出处: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其事迹和贡献主要体现在中国近现代史上。
同义词:无确切同义词,但可称为革命家、政治家等。
反义词:无确切反义词,但可相对称为叛徒、卖国贼等。
相关词语: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董必武在革命年代,以其坚定的信念和卓越的才能,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网络上有关董必武的故事和典故,多集中于他的革命生涯和崇高品德。
用这个词语造句:
董必武同志一生忠诚于党的事业,为我国的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关词语
- bì yào必要
- wǔ jǐng武警
- wèi bì未必
- wǔ yì武议
- hé bì何必
- bì xū必须
- lǐ dǒng理董
- bì jiāng必将
- shì bì势必
- bì rán必然
- bù bì不必
- bì xiū必修
- bì bù kě shǎo必不可少
- bì xū必需
- wǔ duàn武断
- xiǎng bì想必
- wù bì务必
- bì dìng必定
- wǔ huì shì武会试
- wǔ lì武力
- bì bèi必备
- wǔ shì武士
- wǔ zhuāng lì liàng武装力量
- jiàn yì bì wéi见义必为
- wǔ qì武器
- wǔ shù武术
- shēng wù wǔ qì生物武器
- dǒng jiě yuán董解元
- dòng wǔ动武
- wǔ zhuāng武装
- wǔ dǎ武打
- sūn wǔ孙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