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夏

词语解释
东夏[ dōng xià ]
⒈ 古代泛指中国东部。
⒉ 金元之际的国名。金宣宗时,蒲鲜万奴据辽东自立,国号大真,历史上亦称东真。后降元;复叛,称东夏。元太宗时灭于元。参阅《元史·太祖纪》及《太宗纪》。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泛指 中国 东部。
引《书·微子之命》:“上帝时歆,下民祗协,庸建尔于上公,尹兹东夏。”
孔 传:“正此东方华夏之国。 宋 在京师东。”
《后汉书·吴祐传》:“祐 每行园,常闻讽诵之音,奇而厚之,亦与为友,卒成儒宗,知名东夏。”
《周书·武帝纪下》:“东夏既平,王道初被, 齐 氏弊政,餘风未殄。”
清 侯方域 《赠倪荥阳序》:“友人 王君 侯服 者,东夏豪杰之士也。”
⒉ 金 元 之际的国名。 金宣宗 时, 蒲鲜万奴 据 辽东 自立,国号 大真,历史上亦称 东真。后降 元 ;复叛,称 东夏。元太宗 时灭于 元。参阅《元史·太祖纪》及《太宗纪》。
分字解释
※ "东夏"的意思解释、东夏是什么意思由野途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大卫疆域,终为北齐,南郑,西戎,东夏,中唐五国所瓜分,五国秉持远交近攻的原则,相互掣肘,各有顾忌,形成了诸国并列的局面,天下略定。
AI解释
词语“东夏”的意思:
“东夏”一词在历史上通常指的是中国东北地区的古代国家或地区,有时也特指金朝,因为金朝建立后,其统治区域主要在今天的东北部,所以被称为“东夏”。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收录“东夏”这个词语,但根据其字面意思,“东”指方位,“夏”有夏朝、华夏等含义,结合在一起可能是指位于东方的夏朝或类似华夏的国家。
出处:
“东夏”这个词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金朝。金朝建立后,其统治区域主要在今天的东北部,因此被称为“东夏”。
同义词:
东北、辽东、金朝
反义词:
无明确反义词,但可以理解为与“东夏”相对的可能是“西夏”或“南宋”等。
相关词语:
东夏国、金源、女真、辽东地区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东夏”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不多,但可以联想到金朝的历史故事,如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金太宗迁都中都等。
用这个词语造句:
金朝在完颜阿骨打的领导下,逐渐崛起,成为当时北方的一个强大国家,人们称之为“东夏”。
相关词语
- dōng fú东服
- bàn dōng办东
- dōng guān东关
- lǎo dōng老东
- guān dōng jūn关东军
- yùn dōng dōng晕东东
- zī dōng资东
- huài dōng xī坏东西
- háng dōng行东
- diàn dōng佃东
- dōng tǔ东土
- lóng dōng龙东
- dài dōng待东
- liáo dōng辽东
- jiāng dōng江东
- yuǎn dōng远东
- dōng gāng东冈
- qiáng dōng yǐn墙东隐
- lǎo dōng jiā老东家
- hàn dōng zhū汉东珠
- dōng jìn东晋
- xià tiān夏天
- tài dōng泰东
- dà dōng大东
- yù xī dōng玉西东
- qí dōng齐东
- xián dōng贤东
- xú hǎi dōng徐海东
- dāng dōng当东
- dōng fù东父
- dōng yuè东岳
- jiǎo jīn dōng lù角巾东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