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áshā

华沙


拼音huá shā
注音ㄏㄨㄚˊ ㄕㄚ
词性名词

华沙

词语解释

⒈  波兰首都和最大城市。人口164.2万(1994年)。全国最大工业中心,以机械制造和印刷工业为主。东、西欧陆上交通枢纽,国内河运和空运中心。有科学院、高等院校、博物馆以及宫殿、大教堂、城堡等古迹。多公园和绿地,有“世界绿都”之称。

分字解释


※ "华沙"的意思解释、华沙是什么意思由野途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很多同修从世界各地赶来帮忙,在华沙的大街小巷散发传单。

2.43年前的冬天,时任联邦德国*理勃兰特黑衣肃容,双膝跪倒在华沙犹太人遇害者纪念碑前,让世界肃然起敬。

3.不久,又有更多专列从华沙发出,总共运送难民7600人。

4.兵微将寡捉襟见肘,波兰队只能从非洲募来奥利萨德贝这样的雇佣军,用来保卫华沙。


AI解释


词语“华沙”:

意思:华沙是波兰的首都,也是该国最大的城市,历史上曾是波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康熙字典解释: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关于“华沙”的条目,因为《康熙字典》编纂于清朝康熙年间,而华沙作为城市的历史远晚于清朝。

出处:华沙的名称来源于当地的斯拉夫语,意为“狭长的森林”。

同义词:无

反义词:无

相关词语:波兰、中世纪、城堡、历史、战争、文化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华沙历史悠久,经历了多次战争和重建,其中最著名的是二战期间德国对波兰的侵略和战后华沙的重建。网络上有关华沙的典故多与这段历史相关,如“华沙起义”等。

网络故事或典故:华沙起义是1944年波兰抵抗运动在德国占领下的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尽管起义最终失败,但表现了波兰人民的抗争精神。网络上关于华沙起义的故事和讨论,常用于表达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对英雄主义的赞扬。

用这个词语造句:在二战结束后,华沙在废墟中重建,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见证了波兰人民的坚韧与勇敢。


词语首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