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ù hóu yī guàn
注音ㄇㄨˋ ㄏㄡˊ 一 ㄍㄨㄢˋ
成语解释
沐猴衣冠
⒈ 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二折:“你这等人,乃沐猴衣冠之辈,马牛襟裙之材!”
⒈ 同“沐猴而冠”。
引元 无名氏 《延安府》第二折:“你这等人,乃沐猴衣冠之辈,马牛襟裙之材!”
⒈ 讥讽徒具衣冠而没有人性的人。参见「沐猴而冠」条。
引明·无名氏《十探子·第二折》:「你这等人,乃沐猴衣冠之辈,马牛襟裾之材。」
词语“沐猴衣冠”的意思:
“沐猴衣冠”形容的是一个人表面上装扮得像人,实际上却行为不端,品德恶劣。这个词语用来讽刺那些徒有虚表、伪善的人。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沐猴"指的是猕猴,"衣冠"指的是衣裳和帽子,比喻外表打扮得像人,但实际上并不像人。
出处:
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史记·项羽本纪》,其中描述了楚汉争霸时,项羽手下的一个将领陈平,他假装忠心,实则叛变。后来,项羽的手下怀疑陈平的忠诚,便有“沐猴而冠”的说法。
同义词:
狐假虎威
虚有其表
表里不一
反义词:
真心诚意
厚道老实
表里如一
相关词语:
沐猴而冠
虚与委蛇
假模假样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一个网络故事或典故可能是一个现代故事,其中某个人在表面上装得很有文化、很有教养,但实际上行为不端,最后被人揭露,类似于“沐猴衣冠”的讽刺。
用这个词语造句:
那个政客虽然身着光鲜的西装领带,却常常做出违背公义的事情,可谓是典型的沐猴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