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péi shǔ
注音ㄆㄟˊ ㄕㄨˇ
繁体陪屬
⒈ 僚属。
⒉ 附属。
⒈ 僚属。
引《国语·楚语下》:“五物之官,陪属万为万官。官有十丑,为亿丑。”
韦昭 注:“臣之臣为陪属。谓有僚属转陪贰相佐助。”
唐 韩愈 《唐故相权公墓碑》:“公由陪属升列,年除岁迁,以至公宰。”
唐 李夷简 《西亭暇日书怀十二韵献上相公》:“宪省忝陪属, 岷 峨 嗣徽猷。”
⒉ 附属。
引章炳麟 《辨诗》:“后世既以题名为异,《九歌》独在《屈赋》,为之陪属,此又以大为小也。”
词语“陪属”是一个较为冷门但具有历史文化的词语,它的意思是指随同主官或官员的属吏。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没有直接收录“陪属”这个词,但根据其构成和语境可以推断,“陪”通常指伴随,陪同,“属”指官员或其下属。因此,“陪属”可以理解为随同官员的下属。
出处:
“陪属”这个词语的出处并没有确切文献记载,但根据其词义推测,它可能是从古代官场用语中演变而来。
同义词:
随员、随从、下属
反义词:
无直接反义词,但与其意思相反的词可以有“独立”、“自主”等。
相关词语:
属官、随从、幕僚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陪属”较为冷门,网络上并没有与其直接相关的广泛传播的故事或典故。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王公贵族出行时,往往会有众多的陪属随行,以彰显其尊贵。
以上是根据“陪属”的意思和背景进行的相关解释和造句。由于“陪属”在现代社会使用较少,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也不多,所以解释可能不够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