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训

词语解释
土训[ tǔ xùn ]
⒈ 古官名。负责向帝王陈报山川地势、土质好坏及土地所宜生产。
引证解释
⒈ 古官名。负责向帝王陈报山川地势、土质好坏及土地所宜生产。
引《周礼·地官·土训》:“土训掌道地图,以詔地事,道地慝以辨地物,而原其生以詔地求。”
郑玄 笺:“道,説也。説地图九州形势山川所宜,告王以施其事也……训,谓能训説土地善恶之势。”
孙诒让 正义:“土训者,此官与诵训并掌训説土地图志之事,故亦属司徒。”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序》:“凡方志所未载者,萃为一书,蛮陬絶徼,见闻可纪者,亦附著之,以备土训之图。”
明 杨慎 《升庵经说·蛊瘴》:“土训,掌道地图道地慝。”
《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知杂御史 赵湘,请依《周礼》置土训、诵训,纂録所经山川古迹风俗,以资宸览。”
梁启超 《<变法通议>自序》:“上循土训、诵训之遗,下依蒙讽鼓諫之义。”
分字解释
※ "土训"的意思解释、土训是什么意思由野途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今尊标斯义,大声疾呼,上循土训诵训之遗,下依矇讽鼓谏之义,言之无罪,闻者足兴,为六十篇,分类十二,知我罪我,其无辞焉。
AI解释
词语“土训”的意思:
“土训”是一个汉语词汇,原指古代官府中的地方教育官员,主要负责地方文化教育、推广礼仪教化等工作。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语较少使用,但仍然可以用来指代地方文化教育或地方性的教育工作者。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土训”的解释可能类似于上述现代汉语的意思,但具体内容需要查阅《康熙字典》原文。
出处:
“土训”的具体出处难以确定,因为它并非一个常见的词语,可能在古代文献中有出现,但并非广泛流传。
同义词:
地方教育官员、地方教化官、地方文教官
反义词:
中央教育官员、中央教化官、中央文教官
相关词语:
地方教育、地方文化、教化、礼仪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土训”不是一个广为人知的词语,因此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那位土训为了提高当地文盲率,积极推行识字教育,使乡民们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