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ōng rú
注音ㄩㄥ ㄖㄨˊ
词语“庸儒”的意思:
“庸儒”是指平庸而缺乏能力的儒者,泛指那些没有实际才能、胆小怕事、缺乏担当精神的人。这个词语带有贬义色彩。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没有直接对“庸儒”进行解释,但根据其组成字义,“庸”有平常、平庸之意,“儒”指儒家,即儒家学者。结合起来,“庸儒”即指平庸的儒家学者。
出处:
“庸儒”这个词语的出处不明确,但可以从其组成字义推测,应该源于古代对儒家学者的评价。
同义词:
平庸、无能、懦弱、迂腐
反义词:
卓越、杰出、勇敢、有才能
相关词语:
儒者、儒家、儒学、文士、才子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庸儒”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不多,但可以联想到一些历史故事。如《史记》中的“孔子见南子”,南子是一个庸儒,孔子与其相见,南子试图通过孔子来提高自己的地位,但孔子并未因此改变自己的原则。
用这个词语造句:
这位官员虽然身为高官,却是个庸儒,面对问题总是束手无策,让人失望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