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ǎi lǚ
注音ㄗㄞˇ ㄌㄩˇ
⒈ 冢宰的属吏。
⒈ 冢宰的属吏。
引《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晋 韩宣子 聘于 周,王使请事,对曰:‘ 晋 士 起 将归时事於宰旅,无他事也。’”
杜预 注:“宰旅,冢宰之下士。言献职贡於宰旅,不敢斥尊。”
后因用为对宰辅的敬称。 唐 王维 《裴仆射济州遗爱碑》:“丰省之度,多不得中,故二千石有不能受事于宰旅者矣。”
宋 苏轼 《太皇太后赐故夏国主嗣子乾顺进奉贺正马驼回诏》:“詔故 夏 国主嗣子 乾顺,述职春朝,归诚宰旅。”
词语“宰旅”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宰”和“旅”两个字的合称,其中“宰”指官吏,尤其是地方行政长官;“旅”则指军队或旅店。因此,“宰旅”可以理解为“官吏和军队”或“官府和旅店”的意思。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宰”字的解释为:官名,掌管一方的行政;“旅”字的解释为: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五人为一旅。
出处
“宰旅”这个词语并没有一个特定的出处,它是由“宰”和“旅”两个单独的词语组合而成的。
同义词
官军
官府
将领
反义词
逆旅
旅人
流民
相关词语
宰相
宰相府
旅舍
旅店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宰旅”并不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成语或典故,因此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
造句
在古代,宰相常常需要协调宰旅之间的关系,以确保国家的安定与繁荣。
这个句子中,“宰旅”指的是古代的宰相和军队,表达了宰相在协调官府与军队关系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