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ēng xù
注音ㄗㄥ ㄒㄨˋ
繁体繒絮
⒈ 缯帛丝绵。亦指缯帛丝绵所制衣服。
⒈ 缯帛丝绵。亦指缯帛丝绵所制衣服。
引《史记·匈奴列传》:“初, 匈奴 好 汉 繒絮食物。”
《后汉书·杜茂传》:“又发委输金帛繒絮供给军士,并赐边民。”
唐 白居易 《赠内》诗:“繒絮足御寒,何必锦绣文?”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皇甫真人》:“皇甫真人,号为有道术,善风鑑。 高宗 间因大雪中召入,以手提其所衣繒絮至数袭,谓 皇甫 曰:‘先生何怕冷耶?’”
词语“缯絮”:
意思:缯絮指的是丝棉,一种柔软的纺织品,由蚕丝或其他纤维制成,常用于做衣物或填充物。
康熙字典解释:康熙字典对“缯絮”的解释是“丝绵也,细软而轻”。
出处:《诗经·卫风·硕人》:“缯絮如烟,衣裳楚楚。”这里用“缯絮”来形容衣物的轻柔。
同义词:绵、绵絮、绵软、丝绵。
反义词:粗糙、硬、粗。
相关词语:丝绸、绫罗、棉絮、绵软。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缯絮在网络故事或典故中并不常见,但可以想象一些与柔软、舒适相关的场景,比如古代宫廷中的女子穿着缯絮制成的衣服,显得高贵优雅。
用这个词语造句:
她手中捧着一团洁白的缯絮,轻轻吹散,仿佛触手可及的云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