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干

词语解释
支干[ zhī gàn ]
⒈ 亦作“支干”。
引证解释
⒈ 犹肢体。四肢;四肢和躯干。一本作“支体”。
引宋 苏舜钦 《上孔待制书》:“如支干之护首目,枝叶之蔽本根,而籓垣之严室庐也。”
⒉ 见“支干”。亦作“支干”。支,地支;干,天干。古代以支干相配纪日,后亦用以纪年月。参见“干支”。
引《周礼·秋官·乡士》“协日刑杀” 汉 郑玄 注:“和合支干善日。”
孙诒让 正义:“《五行大义》:干不独立,支不虚设,要须配合以定岁月日时。从甲至癸为干,从寅至丑为支。干、干同。”
宋 司马光 《葬论》:“今之葬书乃相山川冈畎之形势,考岁月日时之支干,以为子孙贵贱、贫富、寿夭、贤愚皆繫焉。”
元 王实甫 《集贤宾·退隐》套曲:“百年期六分甘到手,数支干週遍又从头。”
明 张煌言 《壬辰除夕寓湄州禅院》诗:“柏叶尊前催律吕,莲花漏上换支干。”
清 龚自珍 《因忆》诗之一:“大挠 支干始,中年记忆荧。”
自注:“是为甲子岁。”
分字解释
※ "支干"的意思解释、支干是什么意思由野途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支干”的意思:
“支干”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指事物的分支或主干。在自然界中,它常用来指树木的主干和分支;在结构上,它用来指事物的主体部分及其分支部分。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支干”的解释为:树木的主干和分支。也比喻事物的主体及其分支。
出处:
“支干”一词的出处较为广泛,常见于古代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在描写自然景观、建筑结构或比喻事物关系时。
同义词:
支脉
支流
支节
支系
反义词:
根基
核心部分
相关词语:
主干
分支
支线
支线剧情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支干”在网络故事或典故中,多用于比喻或象征意义。例如,在描述某个组织或团队时,可能会用“支干”来比喻其主体部分及其分支部分。
造句:
在我国的森林里,那些粗壮的树干就是森林的支干,它们支撑着整个森林的生态平衡。
相关词语
- kuài gān qī快干漆
- jiǎng gàn dào shū蒋干盗书
- gàn jiàng干将
- méi gān cài梅干菜
- gān jìn干尽
- gān shī干尸
- zhú gàn gōng竺干公
- zǒng gàn总干
- gān zhī干支
- gān zhī干支
- shí gàn实干
- gān cuì干脆
- ān gàn闇干
- jī gān基干
- zuàn gàn钻干
- gān dǎ lěi干打垒
- dà gàn大干
- bǐng gān饼干
- zhěng dùn gàn kūn整顿干坤
- dān gàn单干
- méi gàn jìng没干凈
- lǎo gān bù老干部
- gàn bù干部
- xiǎo gàn wǔ小干仵
- yī gān èr jìng一干二净
- bái gān ér白干儿
- gān gān jìng jìng干干净净
- wēi gàn bì shī煨干避湿
- gàn xiào干校
- ān gàn安干
- bāo gān zhì包干制
- zhū gān yù qī朱干玉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