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周

词语解释
抓周,抓周儿[ zhuā zhōu,zhuā zhōu ér ]
⒈ 旧俗,婴儿周岁时,摆放各种物品任其抓取,用来预测婴儿将来的志向、爱好等。
英a custom of telling a child’s fortune by placing various emblems before him and letting him choose one on his one year birthday;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抓周”。旧俗婴儿周岁,父母陈列各种小件器物,听任抓取,以试测其未来志趣和成就。见“抓週”。
引《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这年正是你的週岁,我去给你父母道喜。那日你家父母在炕上摆了许多的针线刀尺,脂粉釵环,笔墨书籍,戥子算盘,以至金银钱物之类,又在庙上买了许多耍货,邀我进去一同看你抓週儿。”
《负曝闲谈》第一回:“我却记得你抓週的日子,犹如在目前一样,叫我怎样的不老!”
《新华文摘》1982年第3期:“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到抓周,然后订婚、结婚……都要请亲朋好友、街坊邻居大吃大喝,热闹一番。”
国语辞典
抓周[ zhuā zhōu ]
⒈ 旧俗于小孩满周岁时,长辈将书本、算盘、笔墨等各种物品摆在孩子面前,让他随意抓取,由此来推测他未来的志向。
引《儿女英雄传·第一九回》:「又在庙上买了许多耍货,邀我进去,一同看你抓周儿。」
分字解释
※ "抓周"的意思解释、抓周是什么意思由野途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抓周”的意思:
抓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习俗,通常在孩子出生满一周岁时举行。在这一天,家长会在孩子面前摆放各种物品,如书籍、笔、算盘、剪刀、尺子、衣物、玩具等,让孩子随意抓取。通过孩子抓取的物品,家长和亲朋好友会推测孩子的未来性格、兴趣和职业倾向。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收录“抓周”这个词,但根据康熙字典中关于类似习俗的记载,可以推测“抓周”可能是指类似满月礼、周岁礼等庆祝新生儿成长的传统仪式。
出处:
“抓周”的习俗起源于中国古代,具体出处难以考证,但可以追溯到唐代,并在明清时期广泛流行。
同义词:
周岁礼、满月礼、抓岁、抓岁礼
反义词:
无特别对应的反义词,但与之相对的可能是现代的简单庆祝方式。
相关词语:
周岁、满月、生日、礼俗、习俗、传统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有一个网络故事是关于一位家长给孩子抓周时,孩子抓到了一个麦克风,于是家人都说孩子将来会当歌手。后来,孩子果然在音乐领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这个故事体现了抓周习俗对孩子未来发展的某种心理暗示作用。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我家乡,每当孩子满一周岁,家人都会举行一场热闹的抓周仪式,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未来有所成就。
相关词语
- zhōu nián周年
- zhōu yí周遗
- zhōu zuò rén周作人
- zhōu zhēng周正
- yī zhōu一周
- zhōu biān周边
- zhuā jǐn抓紧
- zhōu wéi周围
- zhōu zhì周至
- zhōu qī周期
- zhōu shēn jù周身具
- zhòng suǒ zhōu zhī众所周知
- zhōu shēn周身
- dōng zhōu东周
- yī shí bù zhōu衣食不周
- bǐ zhōu比周
- zhōu guāng zhào周光召
- zhōu kè qín周克芹
- sì zhōu四周
- chōng zhōu充周
- zhōu zāo周遭
- zhōu zhē周遮
- zhōu biàn周遍
- zhuā dǔ抓赌
- zhōu cháng周长
- zhōu kuǎn周款
- shī zhōu湿周
- zhōu mù lián周慕莲
- zhuā ná抓拿
- zhuā gōng fū抓工夫
- zhuā dīng抓丁
- zhuā jǔ抓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