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百病

词语解释
走百病[ zǒu bǎi bìng ]
⒈ 明代北方民俗,妇女在元宵或正月十六日夜相率出游,以祛除百病。
引证解释
⒈ 明 代北方民俗,妇女在元宵或正月十六日夜相率出游,以祛除百病。
引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二》:“齐 鲁 人多以正月十六夜游寺观,谓之走百病。”
清 徐釚 《词苑丛谈》卷七:“京师旧俗,妇女多以元宵夜出游,摸 正阳门 钉以祓除不祥,名走百病。”
端木蕻良 《曹雪芹》第九章:“还不到正月十六呢,就走百病?”
国语辞典
走百病[ zǒu bó bìng ]
⒈ 古代京师旧俗,妇女多以元宵夜出游,避灾求福的活动,称为「走百病」。
引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燕城正月十六夜,妇女群游,其前一人持香辟人,凡有桥处,相率以过,名『走百病』。」
清·徐?《南州草堂词话·卷上》:「京师旧俗,妇女多以元宵一夜出游,名『走桥』,摸正阳门钉,以祓除不祥,亦名『走百病』。」
分字解释
※ "走百病"的意思解释、走百病是什么意思由野途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走百病”:
意思:走百病,又称“赶百病”,是中国民间传统习俗之一,尤其在北方地区流行。通常指妇女在正月十五元宵节或正月十九等日子,结伴而行,边走边唱,以驱除百病,祈求健康和长寿。
康熙字典解释:康熙字典中并未直接收录“走百病”一词,但根据其字面意思,可以推测其含义与驱邪避病、祈求健康相关。
出处:走百病的习俗起源于古代民间信仰,具体出处难以考证,但据传已有数百年历史。
同义词:赶百病、赶邪病、走邪病
反义词:无特别明确的反义词,但可以理解为“生病”、“染病”等。
相关词语:元宵节、灯会、祈福、驱邪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走百病的故事和典故多与民间传说和习俗结合,如某地有一位妇女在走百病时,无意中救了一个落水的小孩,后来小孩长大成人,成为了一位名医,为了报答这位妇女,他研制了一种药方,能够治愈百病,从此走百病习俗与这位名医的故事流传开来。
用这个词语造句:
每年正月十九,村里的妇女们都会相约一起走百病,希望能驱除一年的病痛,迎接新的一年健康快乐。
相关词语
- wǔ bǎi五百
- dí bǎi chóng敌百虫
- bǎi bìng百病
- bǎi bìng百病
- bìng zào病灶
- èr bǎi èr二百二
- sān bǎi三百
- èr bǎi wǔ二百五
- zhū zǐ bǎi jiā诸子百家
- zhōng bǎi lùn中百论
- chǒu tài bǎi chū丑态百出
- qiān qí bǎi guài千奇百怪
- shēn jià bǎi bèi身价百倍
- fán bǎi凡百
- bǎi guān百官
- bǎi bǎo百宝
- yī yǐ dāng bǎi一以当百
- bǎi dú百毒
- bǎi jiā百家
- bǎi èr zǐ百二子
- bǎi fēn zhī bǎi百分之百
- bǎi yī bǎi suí百衣百随
- sì bǎi zhōu四百州
- shǎng yī quàn bǎi赏一劝百
- bǎi zhàn bǎi shèng百战百胜
- qiān chuí bǎi liàn千锤百炼
- bǎi kè百克
- bàn bǎi半百
- jù yuè sān bǎi距跃三百
- bǎi shòu百兽
- liú fāng bǎi shì流芳百世
- chóu cháng bǎi jié愁肠百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