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òu jiàn
注音ㄗㄡˋ ㄐ一ㄢˋ
繁体奏薦
⒈ 犹奏荫。
⒉ 上奏朝廷,荐举官员。
⒈ 犹奏荫。
引宋 范仲淹 《答手诏条陈十事》:“其两大省等官,既奏得子充京官,明异於庶僚,大示区别,復更每岁奏荐,积成冗官。”
《宋史·选举志五》:“淳化 改元恩,文班中书舍人、武班大将军以上,并许廕补;如遇转品,许更荫一子,由是奏荐之恩始广。”
⒉ 上奏朝廷,荐举官员。
引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三章第一节:“先锋将 康延孝 自以为功大,应得重赏, 郭崇韬 却奏荐亲信将 董璋 为 东川 节度使, 康延孝 大怒。”
词语“奏荐”的意思是向上级或有关部门呈报推荐,通常用于指官员或贤能之人向上级推荐人才或自己推荐自己。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奏,上书也。荐,进也。谓以书进言于上,以进贤能也。”
出处:
“奏荐”一词最早见于《汉书·董仲舒传》:“上疏曰:‘臣闻明主之治,必先正其本,故能治末。臣愿陛下先奏荐贤良,以正朝廷。’”
同义词:
推荐、举荐、保举、推举
反义词:
贬退、罢黜、排斥
相关词语:
奏章、荐举、保荐、举荐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一个网络故事讲述了古代一个名叫王勃的才子,因才华横溢,被皇帝赏识,皇帝将他奏荐给朝廷重用。王勃不负众望,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造句:
为了选拔优秀人才,领导决定通过内部竞聘的方式,对各部门的干部进行奏荐。